我家有老兵·抗美援朝特辑丨“只要没牺牲,就继续战斗”(4图)

发布时间:2023-07-26 21:24 | 来源:新华网 2023 07/26 17:03:48 | 查看:520次

爷爷年轻时

  “感谢党和国家还记得我们这些曾经为保卫祖国而浴血奋战的老兵……”这是我爷爷常说的一句话。

  我的爷爷杨玉吉,1935年6月出生于重庆市南川县。1953年2月,17岁的爷爷和同乡的伙伴们一起响应“抗美援朝、保家卫国”的号召,成为光荣的志愿军战士。

  爷爷随大部队跨过鸭绿江后,在朝鲜宜川进行分编。当时,他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63师,担任师司令部警卫排警卫员,常常在各阵地之间来回穿梭。

  爷爷说,在赶赴部队驻地的途中,他经历了一件终身难忘的事。

  当时行军车队一共有4台车,搭载着百名左右的战士,车尾还都挂着1门大炮。为了不被敌机发现,车队通常白天隐蔽到树下,晚上行进。行车时车灯不能开,天气不好时,在车的左右各安排1名战士,其中一人用布裹着手电筒,用微光给军车照明;另一人打着手势指挥车辆前行。天气好时,战士手臂上捆着白毛巾在车辆前步行,引导车辆缓慢前行,这样才能较安全地穿过敌机的封锁区。即便是这样,还是经常遇到美军的侦察机。

爷爷年轻时

  有一天夜晚,行军车队遇到了美军侦察机,车队立刻停止前行。不料,一颗照明弹在空中炸响。通过亮光,敌机很快发现停在路上的车辆,并俯冲而来。子弹从爷爷身旁扫过,他亲眼看到几个一起参军的同乡小伙伴倒在自己身边,他的右臂也被子弹划伤。

爷爷年轻时

  有人问爷爷:“当时你看到战友牺牲在面前时,你害怕吗?”他说:“不害怕是假的,但心里一直有股劲儿在支撑着我。身处战场,我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,只要没牺牲,就继续战斗,就是这么个信念。”

  每每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,谈到牺牲的战友们,爷爷内心都无比沉痛。他说:“一起参军的同乡战友好多都牺牲了,我能回来已经是无比幸运了。”

  抗美援朝期间,爷爷荣获了抗美援朝纪念章两枚,“和平万岁”纪念章、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军功章各1枚,荣立三等功1次。1953年7月停战协议签署后,爷爷随部队留在朝鲜,帮助朝鲜人民进行战后重建。

  1955年爷爷随部队回到福建漳州一带休整。

  1963年爷爷从部队转业,到重庆市工作。1972年,爷爷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国防建设,到第五机械工业部下属单位5628厂,从事厂党委组织和工会管理等工作,直到退休。

  从抗美援朝一线战士到国防建设工作者,爷爷用自身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。如今,88岁高龄的爷爷依然精神矍铄,他经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,鼓励我们后辈勤奋学习,用所学知识报效伟大的祖国。(杨森宇)

爷爷近照

  出品人:李学勇、李俊

  监制:李砺寒、常爱玲、齐慧杰

  策划:王逸涛、张汨汨、黄庆华

  统筹:蔡琳琳、孙丰晓、胡碧霞

  协调:方治国

  记者:孙丰晓

  编校:张瑞杰、高蕊

 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

 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

  联合出品

  特别鸣谢

  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

  退役军人事务部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司

  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

用户名: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*如果看不清验证码,请点击验证码更新。